同理心的力量:創造親密與支持的關係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那天到一所高職去帶同理心的課程,這一直是我覺得相當重要的一種態度也是一種每個人都可以具備的能力。

親愛的,同理心是一種真實感受到對方的感受,並且願意開放不帶批判的去聆聽。當社會上越多人具備這樣的心態時,社會可以越祥和,不會充滿暴戾之氣,不會因為一個超車就開始對人逼車,會有更多的禮讓,因為你清楚對方有某件事情趕著要去做。

當我們身為父母也好,身為教育工作者也好,我們是否具備了同理心呢?當孩子今天晚歸了,你跟他會開啟什麼樣的對話呢?

 

 

「你為什麼這麼晚回來?」

「跟你說過多少次了要早一點回家!」

「發生什麼事情讓你耽擱了?」

哪一種對話方式能讓妳拉近與孩子的距離呢?有時候我們會覺得我們是最親近的人,最清楚他們的狀態,也因此常常預設了答案,以至於溝通往往無法對上,孩子覺得沒有被理解,父母覺得沒有被尊重,一哄而散之後各自悶著氣。

親愛的,妳可以做的,是先理解自己的情緒,晚歸讓妳生氣了是不是?但妳的生氣無法讓孩子聽話,因為強烈的情緒也讓她們將心門關上,妳說什麼他們也聽不見。
接著,妳可以放下心中的成見和答案去問去聽,去創造妳與孩子之間更多的連結和更深刻的記憶,這對他們的成長也好,甚至是人際互動都有深遠的影響,因為他們會透過這樣開放的心態去跟人交往,也會用這樣開放的心態來回饋給妳。

當妳開放的問:「發生什麼事情讓你耽擱了?」
妳可能會得到意外的答案,像是:「回家的路上我跟朋友看到一場車禍,然後又再下雨,我們就想說在那邊幫受傷的人撐傘,一直等到救護車跟警察過來,想說看有沒有什麼可以幫忙的....」

 

laughter-775062_1280

 

 

也許有時候,孩子並不是想像中叛逆跟不聽話的。
如果孩子沒有機會說出來,那妳們錯過了些什麼呢?

延伸閱讀:停下要求,與孩子真實相遇

 


 💡 你的情緒值得被看見,內在困惑可以被理解。
愛心理諮商所【大安館・汐止館】,陪你走在自我探索與療癒的路上。

📲想聊聊?預約諮詢 → LINE @iiispace

每週寄送電子報,深入解析情緒、自我關係與療癒練習,
為你整理最實用的心理健康觀點,穩定心靈、練習與自己好好相處。
👉 加入官網會員,專屬獲得心理師精選內容

💡想要學習更多心理課程?
🏫愛心理線上學校

 

12/13-14家庭X內在小孩:重建生命安全感,成為自己的內在父母(第二期)

✦ Day 1|療癒內在小孩:修復原生家庭創傷,轉化內在家庭關係

✦ Day 2|成為內在父母:全面更新自我設定,掌握安全感鑰匙

你不需要一輩子等待別人給你安全感,現在就可以,讓自己成為自己的避風港。」

如果你準備好不再重複受傷的循環,那麼,這堂課將是你人生的啟程。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