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愛起動的心路歷程:動作是情感互動最基礎的元素
讓愛起動的心路歷程:「動作」是情感互動最基礎的元素,我們都是從「動作」逐步交織出深厚的情感
作者:吳姵瑩諮商心理師/MBTI認證施測師
研發愛起動的過程,我心中有很多掙扎也有很多不確定感,不知道這副牌卡究竟能帶來多少改變,因此整個研發過程延宕一年多,直到2025年中才真正生產出來,但當這一路回顧下來,卻發現「愛起動」讓我感受到滿滿的愛。
我們有很棒的研發團隊,海苔熊跟陳映嬅心理師都投注很大的心力在產出內容與校對,我們經歷了數十次討論,也進行焦點團體訪談,讓非專業受試者可以幫我們檢核牌卡,受試者也給我們很正向且豐富的回饋。
我們也有很棒的設計夥伴與印刷廠,在他們身上我們也學習到很多!賣腦瓜工作室在設計上給予很多意見,也結合愛心理的LOGO與企業識別元素在牌卡中,墨帥印刷廠也讓我們完整經歷牌卡印刷製作的繁複,在細節上都謹慎安排,整個過程都覺得非常有意思。而牌卡設計的起心動念,其實很單純,就是認為「動作」是情感互動最基礎的元素,我們都是從「動作」逐步交織出深厚的情感,而究竟這段關係是否「有愛」端看我們給予的是持續性正向動作,還是持續性負向動作。
在正式使用牌卡這兩個月,我自己內在也經歷巨大改變,當我「有意識」看見自己的「動作」時,也會更有意識看見他人的動作,然後會更驚覺,我們太習慣「將愛視而不見」,很多人對我「體諒」、「在乎」、「付出時間」、甚至各種無條件「支持」與「信任」這些影響關係穩定性的「在」,往往就是因為太穩定、太順利,而它像空氣一樣自然;反而是引發情緒波動的負向動作,更引人注意,有人「抱怨」、「喊累」或「被動」,當關係不如預期的不穩定感,引發焦慮與不適,才會吸引關注,有時會引發在關係中的「自憐」,覺得自己怎麼這麼慘,有時則會進入受害者狀態,覺得「都是別人的錯」。
使用牌卡後,也會意識到,自己太多專注力都放在「事情」與「工作」上,而不一定專注在「與人的互動」上,當我一路走到這裡,回頭看見「愛起動」的誕生,才明白,原來這副牌卡不只是給別人的工具,它首先帶我回到了自己與他人的關係裡,提醒我:愛,可以由我來起動。
它讓我重新看見愛的動作,也讓我重新相信,只要願意開始動起來,去說一句溫暖的話、去做一個貼心的小事、去表達感謝與思念,那怕只是最微小的舉動,都能悄悄修補、連結,甚至翻轉一段關係的可能。
我們常以為關係的修復要靠「溝通」或「改變」,卻忘了,愛的重建,其實就藏在每天的「一個動作」裡。
如果你也渴望關係中的愛更有回音、互動更有溫度,如果你也希望自己或身邊的人,能在混亂中找到愛的方向感,那麼,這副《愛起動》牌卡,會是一個溫柔但有力的開始。
更多牌卡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