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復單身的男女》智淑失婚綜合症:轉職、低自尊與格格不入

作者:吳姵瑩諮商心理師/MBTI認證施測師

 

 

《恢復單身的男女》智淑失婚綜合症:轉職、低自尊與格格不入

一群韓裔美加人,共同擁有失婚者的身分,在這一季他們把地點拉到墨西哥去拍攝,每一個失婚者光鮮亮麗的身分抬頭背後,有許多故事。

以下會暴雷,但也歡迎看完我的分析之後,好好了解哪些是「失戀/失婚綜合症」的影響性。

1.擁有兩州律師執照超級優秀的智淑,原本專攻家事法,處理家庭破碎的議題,但在自己離婚後,難以忍受每天日常的工作,似乎在嘲笑她婚姻的失敗,懷疑自己怎麼還可以真正幫助到客戶,因此轉攻勞動法。

這也是典型因為創傷事件而導致「職業倦怠」,在處理相似事件會刺激到內心的痛苦,轉為對日常工作的厭惡,這非常可惜。

2.失婚對自尊的打擊:內在設定轉變為「沒有人會真正喜歡我/我不值得被愛」,因此特別對「拒絕」敏感,也因此容易過度解讀別人一定是不喜歡自己,而更容易錯失良機。

如果沒有覺察與處理,會特別容易被「失落感」激發,進入自我批評且可能自我封閉,像是:他跟別人相處愉快、代表我不夠好,我不該出現。

一般情況下,通常是思考:我要多讓對方注意到我嗎?如果嘗試無效,要不要多放寬機會跟其他人相處呢?

有時候當自尊受傷,會因為痛苦而封閉,同時會更有偏執的可能性,也就是專注地希望某一個選定的人一定要喜歡上自己來改寫命運,那時候,也許不是「我們彼此幸福」的動機,而是我「自我證明」的競爭了。

3.韓僑第三文化小孩格格不入的歸屬議題:「我不是韓國人,也不是美國人,我以為在這裡會有人跟我很像,但看起來沒有。」

也許在場沒有人排除她,大家只是沉浸在彼此交談當中,但智淑不被選擇的失落感,讓她從情感歸屬的失落到國族歸屬的失落,感受被再次擴大。

沒有哀悼完的悲傷,會影響一個人的自尊,也會因悲傷再次喚起而沉浸在自我封閉與退縮的狀態裡,看不見其他伸手的人,甚至想要與世界失去連結。這也是智淑在與母親的通話中,萌生退意的原因。

人一旦受了傷,就容易為自己打造厚實的外殼,準備好隨時躲進去。

熟齡者的「喜歡」,通常越來越傾向日積月累的互動中,加深欣賞跟喜歡,跟年輕時期的生理衝動,與強烈外表愛慕少上許多,同時也會有更多現實條件的考量,也就是熟齡者本來就有某種程度的「單身平衡」,覺得自己的生活過得還不錯,總是希望確認後,再決定是否要進入對方的生活,或讓對方進入自己的生活,所以你會發現在這個節目中唯一一個像青少年戀愛者,就是離婚後,感受到強烈孤單與落寞的傑瑞姆,他的追求模式就很年輕人,卻不一定會被熟齡失婚者欣賞,因為感覺必須照顧這個人。

失婚之後的重建,包含日常生活角色的調整,生活模式的調整,自尊狀態的調整,有些人甚至是職業狀態的調整,如果是跟前任一起工作的話,所以失婚也是一種對新生活重新適應的過程,但如果自尊不夠穩定就會長期適應不良,所以智淑可能還要走一段復原之路了。

----
更多溫柔的資源,陪你走在療癒的路上
→聽聽療癒的聲音
來聽我的Podcast/YT【吳姵瑩的心智宮殿】
陪你走過愛情裡的焦慮與不安
愛心理諮商所【大安館・汐止館】
預約諮詢 → LINE @iiispace_com

 

--

推薦課程:

你將在課程中獲得:
🌱清晰辨識自己的依附模式與互動慣性
🌱彼此在關係裡的潛在衝突與矛盾
🌱好好相愛與連結的互動模式
🌱既親密又能獨立的自我扎根術

課程大綱:
模組一|看懂彼此迷宮:依附型態與互動困境破解
模組二|解開焦慮與逃避的心鎖:認清心理糾結與防衛策略
模組三|設計親密新互動:實戰練習好好相愛相處

這堂課,就是要帶你看見這些愛裡的內耗與防衛,理解焦慮與逃避依附的深層困境,改寫彼此在關係中的互動糾結,學會好好相愛,好好相處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