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師看寄生獸:母親厭惡的不是妳,是她不堪的過去
作者:吳姵瑩諮商心理師/MBTI認證施測師
看到寄生獸有這麼段談論童年創傷片段的對話,讓我有很深的感觸,會有暴雷,但也可以看過分析之後再把影片找來看,這段對話值得「父母依舊有很深的傷口」的人深度思考。
--
女主:「明明也是她生的孩子,難道就不會想念我嗎?
當我看見她用充滿愛的眼神,看著她和別的男人福快樂生下的孩子
而在看見我時,卻彷彿看到害蟲一般....
她怎麼能夠這樣?
都是自己生下的孩子,為什麼....
為什麼只對我用那種嫌惡的眼神?
那時我才明白,我就是一個可怕的人,
無法從任何人身上獲得關愛的那種人。」
母親:「你千萬不能再來這裡。」塞了錢就走。
寄生獸:「人類並不會單純以個體來判斷人事物,你母親只是因為生活在丈夫家暴的環境之下,才將你判斷為相關聯者,比起討厭你這個人,他只是厭惡與你有關的經驗和環境,導致他認為自己討厭你罷了,這也與你是否受到詛咒無關。」
女主:「閉嘴,你寄生在我身上也是同樣的道理,因為我就是個倒楣透頂的人,所以才會被你這樣的怪物寄生。」
—
我們要如何穿越原生家庭的陰影與創傷,有時並不能只有認知上的理解,即使「怪物」在影集裡即有智慧的說這段話,但對女主依舊痛苦不堪,因為她正是被母親無事與拋棄的孩子,她同時是經驗家暴與家庭破碎,甚至是報警讓父親服刑,像是親手扼殺家庭關係的劊子手,這份內疚與羞愧始終難以抹滅。
她因此帶著「可怕」與「倒楣」的視角定義自己這個人,看待自己的人生,即使她的人生比任何人都努力、上進,努力謙卑與盡責,兢兢業業又膽戰心驚的過日子。
自那次起,她溫柔地不去打擾母親,懂事的讓人心疼,卻把對世界的憤怒,對父母的失望,畫作刀片不斷往自己身上劃去,這也是許多在家庭創傷後,不知道如何因應心中痛苦時,對自己發出的精神折磨,也扭曲了看待人生的方式,也更容易宿命般的待在受困的情境中,來順應心中那句「我就是一個可怕的人,無法從任何人身上獲得關愛的那種人。」。
過去的歷史無法被改變,女主也改變不了自己的母親,從愧疚地無法愛孩子,到重拾母親的愛來補償孩子,這些都無法被改變,女主可以改變的,是看待自己的觀點,是深刻地造訪那個被遺棄的自己,陪內心的孩子哀悼,面對內心的空缺與失落,承認那份空洞後,也陪自己未過去劃上句點。
療癒是重新建立關係的過程:與自己的關係,與過往的關係,與這個世界的關係。當我們一步步學會安放內心的痛苦,不再讓過去的傷口主宰當下的選擇,那些曾讓我們感到羞愧與孤單的記憶,會慢慢轉化成一種溫柔的力量。
或許我們無法讓童年變得完美,也無法改寫父母的選擇,但我們可以選擇在此刻,重新成為自己的父母,給予自己需要的愛與擁抱。那份內在的撫慰與修復,將會一點一滴,打開我們對愛的接收能力,重建與他人的連結可能。
而這樣的你,將能擺脫拼命努力拼搏的狀態,成為幸福的創造者。你是完整的,也是值得被愛的。這就是我們穿越原生家庭創傷後,真正重生的起點。
----
更多溫柔的資源,陪你走在療癒的路上
→聽聽療癒的聲音
來聽我的Podcast/YT【吳姵瑩的心智宮殿】
陪你走過愛情裡的焦慮與不安
愛心理諮商所【大安館・汐止館】
預約諮詢 → LINE @iiispace_com
--
推薦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