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覺得對方付出很少,但對方卻覺得對你付出很多?
作者:吳姵瑩諮商心理師/MBTI認證施測師
這時候,也許我們可以停下來想一想你是否忽略了那些看不見的「隱藏性付出」?關係中的「隱藏性付出」,通常不會被直接說出來,但它確實真實地存在,而且影響著關係的品質與情緒能量。
這些付出,可能是:
為了你調整生活方式與作息,即使他在改變的過程中感到焦慮、不習慣,卻仍選擇配合。
為了跟你一起生活,他搬到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離開熟悉的朋友、環境與支持系統。
同居之後,他不再邀請朋友來家裡聚會,因為你喜歡安靜的環境,或環境太亂會被朋友笑話。
他習慣容忍你對整潔的高標準,每週花很多時間打掃,也默默配合你一起完成,但他更想出門打球。
這些行為,往往不像「煮飯、買禮物」那樣明顯,卻一點一滴地改變了他的生活,也消耗了他的能量。
最容易出現的情況是,你覺得:「他為什麼現在不願意花時間陪我?不再像以前那樣親密了?」
而當你跟他說,你覺得自己付出很多時,就會發現他非常惱怒。他可能跟你談過他「忍耐」的事情,但你可能也曾經惱怒,讓他選擇「避免衝突」而不再提起,轉而忍耐式的隱藏性付出,讓他無法再繼續給出愛的動能。
因此,你們會長期在彼此無法滿足情感需求的困境裡。
那我們可以怎麼做呢?
1. 看見與感謝,也看見自己在關係中的期待
先把眼光放回對方身上,誠實去看見那些日常中微小卻真實的努力,哪怕他沒有說出口,也試著回應一句:「我知道你這樣做其實不容易,謝謝你。」那個讓他持續忍耐的事情,是什麼讓你無法鬆綁?
2. 重新理解對方的需求
如果他有點抽離、有點疲憊,先別急著怪罪,試著問:「這段時間,你會覺得哪裡特別累?」重視關係中那微小的「提醒」,像是:真的有點亂、真的有點花時間,這些都是對方在害怕衝突之下,最大極限的表達需求。
3. 調整互動、找到共識
當你期待需求被滿足,你也要滿足對方的需求,營造一個安全的互動空間,讓彼此的付出,都能被看見、被接住、被回應,一起找一個「我們都可以好好待著」的位置。
小心在關係中「較勁」的語言,它會讓你失去「欣賞」的眼光,一不注意就陷入受害的情境裡,覺得對方對不起自己,接著用更多傷害性的語言讓對方更疏離。
願你成為能看見對方的努力與付出,一起讓關係成為一個可以被理解、被珍惜的地方。
你的情緒值得被看見,內在困惑可以被理解。
愛心理諮商所【大安館・汐止館】,陪你走在自我探索與療癒的路上。
📲想聊聊?預約諮詢 → LINE @iiispace
每週寄送電子報,深入解析情緒、自我關係與療癒練習,
為你整理最實用的心理健康觀點,穩定心靈、練習與自己好好相處。
👉 加入官網會員,專屬獲得心理師精選內容
💡想要學習更多心理課程?
愛心理線上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