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恨父母到自我療癒:走出受害者角色的心路歷程

作者:吳姵瑩Chloe諮商心理師/MBTI認證施測師

這是在進入自我成長學習初期,容易發生的現象,也代表你現在進入受害者狀態。而所謂受害者,會有相對應的加害者,也會有相對應的拯救者。

受害者的角色

這個加害者是你的父母,所以你很恨他們,你則是可憐兮兮的受害者,就會希望有一個拯救者來把你救出去。這是常見的「心理遊戲」,受害者的狀態是,我覺得我沒有能力離開,或我沒有辦法去做些什麼的,那一種高度被動的狀態,希望別人去救贖與幫忙自己,同時強烈弱化自己的情形。

而進入諮商關係時,也容易複製這層互動關係跟心理狀態,當你求助於某些人,但當對方如果不如你預期的一些反應,或不如你預期的幫忙到你的時候,他可能也會瞬間將對方的位置,從所謂的拯救者變成加害者。你會覺得,你花這麼多時間來看這個人,或請這個人來幫忙你,結果他卻沒有幫到你,他根本跟你的父母一樣。

跳脫受害者的狀態

你可以學習的事是,沒有人生來就懂得做父母。所以不是說要你現在立刻能夠學習去理解你的父母,或者是原諒你的父母,而是你要學習跳脫受害者狀態,願意去看見、療癒跟安撫自己的痛苦,不是等待父母道歉、悔改,也不是等待他人救贖、改變你的命運,而是為自己人生安寧與安心負起承擔照顧自己的責任。

如果你願意這麼做,你就完全跳脫受害者的狀態,因為受害者是等待他人為自己痛苦的人生提供解藥。如果你現在是主動親近自己的痛苦,然後你的內心的難過是被你給安撫下來的時候,你在那一刻會獲得非常大的治癒感,而同時內心會升的慈悲感,幫助你帶著新視角去理解你的父母。

正視創傷、緩解痛苦

這個慈悲感是非常穿透的,會讓你體驗到你身上的痛,不是只有你痛,而是一個代代相傳的痛,也就是你可能小時候曾經被丟在某個地方,你很痛苦,我到底做錯什麼而被如此對待。可是當你直視痛苦的過往,你的痛苦被你緩解與療癒,你就會發現,你會突然跑出一個意識狀態,你就會去思考,會不會父母也經歷過這樣子的傷?所以他們覺得這樣對待孩子,搞不好孩子成長比較快。

他們有可能接收到的是這樣的學習,更用力地去壓抑他們心中的傷口,所以他們沒有去感覺這是一個痛苦的事情。

當你開啟了自我的療癒,其實你可以做到非常非常深刻,甚至有機會療癒你的父母,療癒你的家族。所以這可以是一個非常巨大的療癒,只要你願意為自己選擇合適的療癒之旅,帶自己前行。

 📩 想聊聊?預約諮詢 → LINE @iiispace

 💡想要學習更多心理課程?
🏫愛心理線上學校🏫

【家庭X內在小孩:重建生命安全感,成為自己的內在父母】

7/26-27 (週六日)9:30-16:00,共計6小時(中午休息一小時)
現場上課地點:愛心理諮商所

家庭X內在小孩:重建生命安全感,成為自己的內在父母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