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工作者不是最堅強的,而是最懂痛的
作者:陳映嬅諮商心理師
『每天一直接收這些負面情緒,你都不會生病嗎?』
『你是怎麼做到一直保持很冷靜的,你都不會有情緒嗎?』
『可以跟我說,怎麼樣才能不會有情緒嗎?』
這是我成為心理師以來,最常被問到的幾個問題,通常我會花一點時間說明,心理師會有情緒,而且比平常人更豐富,只是因為受過專業的訓練,學會如何去因應與調適情緒,因此培養出能在負向 情緒中自處與陪伴他人的能力。
你是不是也覺得心理師一定要情緒穩定、都是泰山崩於前而色不改?而且都擁有鋼鐵般的意志,不論遇到多大的挫折或是人際攻擊,都不會受傷,也不會有情緒?
事實上,心理師可能是創傷最多、情感最豐富的一群。不是沒受過傷,正是因為受的傷很傷,才會更深切的理解那些痛,知道如何在痛裡找到出路。
許多心理師都是從自己最深切的傷痛經驗出發, 一步步成為面對那樣傷痛的專家。因為曾經也傷痛到無法呼吸、哭到不能自己,才開始學會如何在 這些裂縫中,找到療癒自己以及陪伴他人的力量。
心理師並不是沒有情緒,或是能收起情緒,而是願意與情緒共處,貼近自己情緒的人。情緒是認識自己、保護自己、與連結自己的橋樑,但許多人卻把『沒有情緒』視為成熟穩重的象徵,拼命地壓抑與切斷感受,卻沒發現自己切斷了與自己真實的連結。
如果你覺得自己有著敏感、太情緒化、自卑、焦慮等負向的標籤,以至於沒有勇氣,甚至是沒有資格踏上助人者的道路,我想跟你說:「這些你以為是『阻礙』你成為助人者的特質,往往是最有力量的開始。因為你親身經歷,因此你比誰都懂這些感受;因為你深刻的感受過,所以你有能力陪伴他人,走進那些不想面對與沒被看見的角落,在他想逃避跟閃躲時,能陪伴他一起停留,慢慢找到自己的內在力量,一起療癒與成長。助人者的工作最迷人的地方就是在療癒他人的同時,你也在療癒內在深處的傷口。」
如果你想體驗坐上治療椅的感受,想更深刻的瞭解該如何面對自己的情緒,想知道自己是否具備助 人者的特質,誠摯的邀請你參加我們的『心理師體驗營』,你不一定要成為心理師,在這裡你能夠體驗到如何靠近自己的感受、練習陪伴他人,共同療癒與自我成長。
你的情緒值得被看見,內在困惑可以被理解。
愛心理諮商所【大安館・汐止館】,陪你走在自我探索與療癒的路上。
📲想聊聊?預約諮詢 → LINE @iiispace
每週寄送電子報,深入解析情緒、自我關係與療癒練習,
為你整理最實用的心理健康觀點,穩定心靈、練習與自己好好相處。
👉 加入官網會員,專屬獲得心理師精選內容
💡想要學習更多心理課程?
愛心理線上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