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與精神內耗的代價:你正在為什麼付出?
作者:吳姵瑩Chloe諮商心理師/MBTI認證施測師
在情緒與精神內耗的循環中,你或許沒有發現,這種無形的消耗正在讓你付出極大的代價——可能比你想像得還要沉重。
高度自我懷疑與否定
真正原因來自「僵化的自我認識」,習慣負向定義自己,或跟自己有關的都是不好的,包含你選擇的伴侶、你的工作、或你做的專案與成品。這也經常導致你拖延,因為不論做跟不做,都不滿意。
• 「我覺得做得很爛,其他人就是不懂才會說我好。」
• 「這工作真的很無聊,但我又不敢隨便離職。」
這些思考迴路,引發強烈羞恥和自責,每一次自我檢討都在心靈存款中不斷提款,直到心靈破產為止。你真正要做的,是自我反思,並找到「建設性對話」,清晰指出可以挑整與成長的方向,才能從自我否定轉為自我挑戰,每一次的不足與挫敗,都是成長的契機。
• 「我覺得做得很爛,其他人就是不懂才會說我好。」(箭頭)「整個提報的節奏太急促,訊息量太大聽眾會難以消化,我需要重新檢視提報大綱,下次才能讓更多人理解。」
• 「這工作真的很無聊,但我又不敢隨便離職。」(箭頭)「工作少了變動跟挑戰,我可以跟主管進一步討論下一階段工作規劃與發展想法,也請他給我往下一階段發展的看法,或能組織輪轉。」
時間以「年」為單位飛逝
內耗會吃掉大量創造力、生產力更晃論需要耗腦的整合演繹等能力,情緒的填滿會導致嚴重力不從心,更多人容易陷入「躺平」狀態,維持低度行動運作,更可能成為失去靈魂的機器,只能執行他人給予的任務,長時間失去生命力的狀態會讓人自我否定,而自我否定又會讓人躺平,不斷惡性循環。
• 一場家庭衝突導致的創傷與痛苦,可能花上幾年積埋或「被動攻擊」的選擇父母最討厭的事情來反抗,在腦海裡不時回放細節或不得不讓情感麻木。
• 一次職場人際挫折,你在心裡責備自己多年,甚至在後續工作裡降維打怪,越來越失去專業自信,也越來越失去工作成就與意義感,回首職涯發現每況愈下。
這種長時間的內耗,也會讓人在某一天突然感受強烈「錯過」,開始更深的懊悔與自責,更強的習得無助與無力轉圜的絕望狀態,而在心理上真正要處理的,是那個讓你大轉彎的「創傷點」,鬆開被創傷點決定的自己,釋放創傷點未處理的情緒,讓你的內在真正重新流動,從傷痛中長出力量而非被強制綁架。
• 一場家庭衝突導致的創傷與痛苦,去探望與正視那受傷、委屈與沮喪的自己,家人可以不理解你,但你要能理解自己,在理解中允許自己悲傷,並承諾能溫柔堅定地保護與支持自己。
• 一次職場人際挫折,去回顧當時的互動與自我狀態,陪自己看見在職場的付出與努力,也陪自己中性檢視在職場中的不足,安撫好挫敗與失落,陪自己整裝出發,打敗職涯挫敗最直接的做法,是再次投資與整合自己。
你是否曾因內耗而錯過某個機會,或長時間陷入無法前進的狀態?當你意識到自己正在內耗時,會如何幫助自己跳脫這個迴圈?歡迎留言分享你的經驗與方法!
💡 你的情緒值得被看見,內在困惑可以被理解。
愛心理諮商所【大安館・汐止館】,陪你走在自我探索與療癒的路上。
📩 想聊聊?預約諮詢 → LINE @iiispace
💡想要學習更多心理課程?
愛心理線上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