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離開原生家庭,真的能擺脫那些痛苦嗎?
作者:吳姵瑩Chloe諮商心理師/MBTI認證施測師
我想說的是——一半一半。
在我的著作《關係界限》以及《不願放手的父母,過度涉入的你》中,我談了很多與家庭、與父母之間的界限課題。搬出去,確實可以創造物理界限,減少每天面對面的刺激;但若你沒有意識到、沒有處理那些「內在已經繼承的模式」,那痛苦仍會繼續以別的方式出現。
我常說:「和有創傷的原生家庭住在一起,每天都在付情緒房租。」
這筆房租,是你心裡的能量不停地被耗損掉,讓你覺得自己提不起勁、人生使不上力。
那要怎麼真正拉出「心理界限」呢?
不是你搬出去住、結婚成家就代表切割得乾淨,而是你必須開始覺察:你是否帶著父母的情緒模式在生活?是否複製了他們的行為?
比方說,如果你的爸爸總覺得被瞧不起,你可能在職場上被老闆忽略一次,就覺得自己被打壓;如果你的媽媽是奪命連環 call 的類型,你可能在感情裡,也用「不接電話=不愛我」來衡量安全感。
這些反應,都不是現在的你,而是小時候的你在反射。
我們稱之為「創傷模式的自動啟動」。
所以真正的心理界限,是你能有意識地問自己: 我現在的情緒是來自當下,還是來自童年?
我現在的反應,是我的選擇,還是複製了父母的樣子?
當你越能從這些細微的感受中,看懂內在模式、調整行為反應,你才真正開始擺脫原生家庭的影響。
離開家,只是第一步。
有意識地活出不同,才是真正的自由。
愛心理諮商所【大安館・汐止館】,陪你走在自我探索與療癒的路上。
📩 想聊聊?預約諮詢 → LINE @iiispace
💡想要學習更多心理課程?
愛心理線上學校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