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真的沒辦法溝通!」伴侶關係中最常見的溝通困境
作者:吳姵瑩諮商心理師/MBTI認證施測師
當你告訴我:「我們真的沒辦法溝通!」我往往會再問一句:「是本來就無法溝通?還是,越來越無法溝通?」
當一個人說出:「我們一開始就無法溝通」,這往往不只是關係的問題,更可能指向一種深層的心理模式。這代表你可能早已習慣用「保持疏遠」的方式,來讓自己在關係中感到安全與熟悉。這樣的互動模式,其實是源自早年經驗中,對親密的防衛與恐懼。
但多數情侶,並不是從一開始就無法對話的。否則,又是什麼讓你們彼此靠近、相識、相戀、相守?很多時候,一開始的溝通是流動的,是願意敞開的,甚至常常能聊到深夜、什麼都想分享。只是,隨著時間推移,溝通慢慢出現了落差與阻礙。
我們會逐漸落入溝通的「陷阱」,像是:
開始不自覺進入權力鬥爭:你說一句,我反駁一句,只為了證明我才是對的。
陷入對錯辯論:不再聽對方的感受,只在意誰的邏輯比較站得住腳。
習慣情緒防衛:怕吵架、怕冷戰,乾脆什麼都不說。
或成為默默承受的一方:因為說也沒用,所以慢慢不說了。
這些模式一點一滴讓「溝通」變得困難,讓原本可以坦白表達的關係,變成了彼此交戰的場域。不是我們不想好好說話,而是我們早已被溝通中不斷發生的失落、誤解、甚至傷害給耗盡了勇氣。
所以,真正的問題,往往不是「你們從來就無法溝通」,而是——你們在一次次的溝通裡,不小心失去了靠近彼此的方式,或在爭論理對方失去尊嚴感。這需要我們重新學習,不是如何「講贏」,而是如何「聽懂」、如何「回應」,如何讓對話成為靠近,而不是防衛的開端。
這些年,我寫了許多情感相處的文章,也經常在親密關係的課程裡,陪伴大家面對「說不出口」或「說了沒用」的難題。也在《究竟出版》的書籍《伴侶溝通的奇蹟:鞏固親密關係的對話練習》中,看見心理治療師喬納森.羅賓森如何用具體可實踐的對話工具,協助伴侶重建連結。他強調,在溝通前要照顧好伴侶的自尊帳戶,透過「3A」原則:
Acknowledgement 認知
Appreciation 賞識
Acceptance 接納
讓對方在心理上感到被看見、被理解,再進入真正的討論。這樣的引導,比任何激烈的爭論,都來得有效與溫柔。
不過,回到真實日常,「溝通」這個詞,本身就讓人緊張。很多人一聽到「我們要溝通一下」,立刻神經繃緊,甚至開始防衛啟動,準備捍衛自己,或反擊對方。這其實是人之常情。
尤其當關係中經常出現「我們來溝通一下」「我們要磨合一下」這樣的語言時,內心的潛台詞其實是:「你不夠好,我們不夠好,我要你改變。」這種感受會讓人陷入一種無力與挫敗:
「又來了…」
「到底哪裡又出問題?」
「我是不是永遠都做不好?」
你會發現,有時候「溝通」與「挑剔」之間,可能只有一線之隔。因為這樣的情緒張力太高,很多人乾脆選擇「表面應付」:表面妥協,實際拖延,甚至說一套做一套,因為他們知道——這些「溝通」往往只是說話的一方單方面的期待與要求。
那什麼情況下,對方才有可能真的願意改變?
答案往往只有兩種:
當他在這段關係中感受到足夠高的安全感。
當他知道若不改變,將面臨失去這段關係的痛。
也因此,很多人在溝通無果時,會甩出「那就分手吧」這句話。這句話其實不是理性的選擇,而是一種用痛逼迫對方行動的「控制」——它來得猛烈,卻未必經過充分的理解與對話,最終可能傷得更深。
所以,在溝通這件事上,我想送你兩個重要提醒:
第一:溝通的頻率 ≒ 關係的壓力程度
如果你們總在「溝通」,可能代表你們之間已經有太多無法自然共識的部分,這樣的頻繁協調,其實是一種隱性的疲憊更是隱性責備。
第二:溝通之前,先給出安全感
當你準備開口時,請先想一想:我有讓對方感覺到他是被理解的嗎?我是在拉近彼此,還是在用理想中的「版本」要求對方成為我希望的樣子?
想一想,你上一次願意改變,是在什麼情況下?
大多數人願意改變,都是出於內在的選擇,而不是外在的壓力。與其不停溝通,不如先建立「你值得被信任」與「我們是同一國」的心理氛圍。唯有在關係中感到安心,人才能放下防衛,真正靠近。
我尤其喜歡《伴侶溝通的奇蹟》書中設計的「如何跳脫責備模式」的三個問句:
一、假如果堅持自己正確(也就是責怪伴侶),可能發生蛇麼是?
二、我寧可感受到愛意,還是要言之有理?
三、我特別喜歡伴侶的哪一點?
這些問題可以幫助你在關係不滿時,記得讓愛流動,而讓彼此真正耳朵和心房打開,產生真正的連結,與強化關係滿意度。
所以,三思而後溝通。
溝通不是攻擊對方的武器,也不是修理對方的工具,而是一種確認:
我們是否還想靠近彼此?
我們是否願意一起把彼此放在心上?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就讓我們一次次地小心說話,用心聆聽,逐步重建「我們」這個空間,而不是讓溝通成為關係裡的地震,撼動所有本來可以穩定的基石。
此外,我尤其喜歡書中提到的一個「非情慾撫摸」的作業,讓情緒僵化、甚至快要分手的伴侶,在一週內透過這種純粹身體的親密行動,回到關係的起點。那些在沙發上已經兩兩相望無話可說的伴侶,居然能在下一次的會談中笑得像剛度完蜜月。我深知,這不是什麼奇蹟,而是透過有意識的親密練習,重新建立彼此的安全感與信任。
這本書《伴侶溝通的奇蹟:鞏固親密關係的對話練習》對於那些總覺得自己努力很多卻得不到理解、想靠近卻又怕被拒絕的人,是一本可以翻轉現狀的實用寶典。它非常是在關係中不知所措、關係陷入絕望、或是不希望走到那一步的人。對於關係想要進步、想創造真正連結的人來說,是值得放在床頭的日常指南。
你的情緒值得被看見,內在困惑可以被理解。
愛心理諮商所【大安館・汐止館】,陪你走在自我探索與療癒的路上。
📲想聊聊?預約諮詢 → LINE @iiispace
每週寄送電子報,深入解析情緒、自我關係與療癒練習,
為你整理最實用的心理健康觀點,穩定心靈、練習與自己好好相處。
👉 加入官網會員,專屬獲得心理師精選內容
💡想要學習更多心理課程?
愛心理線上學校